- 助力实现中国青年创业梦
客户QQ:13789339
青年人创业的地方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开学第一课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薛扬深情寄语

chinanews 2022-10-12 15:40:36 新闻中心 13120 ℃

为扛起中国式现代化

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而努力拼搏

薛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这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在这举国同庆及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的光荣时刻,我们在这举行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同学们加入江苏航院这个大家庭。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薛扬--开学第一课.JPG

我们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是一所交通行业的学校,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航院人秉承著名教育家张謇先生关于教育的理念——我们恪守“自勉自奋 祈通中西”的校训,弘扬“同舟共济,勇立潮头“的航院精神,坚持“立足交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底色,以航运发展为特色,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设置专业,多年来我们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输送了10多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什么地位呢?形象地说,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员的交流更加频繁,商品的流通数量更加庞大,流通的范围更加广阔,遍布全球,这些都必须靠强大的交通来支撑、来保障。交通,运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交通,承载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交通强国建设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强调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去年的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我们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明确了地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1年,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共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同学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交通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踔厉奋发,江苏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三大光荣使命担当先行。截至2021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网(不含管道)总规模达到18.7万公里,网络密度为182公里/百平方公里,跃居世界前列。

一是公路网络畅联千家万户,江苏实现了10万人口城镇30分钟上高速、相邻县通一级公路、县到乡镇通二级公路、乡镇到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高速公路达到5023公里,密度居全国之首。长虹卧波,天堑通途。我省过江通道累计建成17座,目前在建的还有6座,沿江两岸设区市之间均有快速过江通道直联,使苏南、苏中、苏北连成一片,比翼齐飞,加速了沿江城市群都市圈融合发展进程。

南通目前也正在推进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公铁隧道、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北沿江铁路通道、崇海通道等5条过江通道建设,未来的南通将实现“八龙过江”。

二是轨道上的江苏加快成形。到2021年底,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212公里,比2011年(674公里)增加1538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从“十二五”末的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2位,实现了12个设区市通高铁,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通动车,68%的县城可实现30分钟到达高铁站,初步实现了高铁的成环成网。展望“十四五”,江苏将在继续加快干线铁路建设的同时,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围绕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形成城际铁路网和中心城市辐射的市域(郊)铁路网。到2035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形成“4321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

每一个南通人都期盼的高铁梦也在加快实现。2020年12月30日,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盐通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南通实现了1个小时左右就可直达上海,南通真正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目前我们南通人现在最期待的应当是北沿江高铁,亦已开工建设。

三是航空加速发展,空中架起了联通国内,通向世界的桥梁, 截至去年底,江苏共有南京禄口、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等9家民用运输机场,全部具备一类口岸开放条件。旅客、货运吞吐保障能力达到年7280万人次、171万吨。

南通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已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南通新机场将于明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到2027年将正式完工,届时南通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愿望将会成为现实。

未来,江苏将以建设部省共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更大力度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25年全省高铁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过江通道达到23座;以更实举措满足群众高品质出行需求,努力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即基本实现南京、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勤,省域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更高标准打造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力争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1.8%左右。在江苏形成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同学们,水运在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因江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水运江苏”已成为江苏交通的闪亮名片。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发源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 “邗沟”。古邗沟的开凿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淮安、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此诞生。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至元代,开通了现在的京杭运河,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往来,沿河都市的兴起,南北文化习俗的交融,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是有了“漕运通,天下兴”的说法。

中国是一个负陆面海、陆海兼备的国家,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的航海成就。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叶,中国的航海事业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至郑和下西洋达到顶峰。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从江苏出发,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时无与伦比。郑和乘坐的宝船,排水量至少达到了千吨以上。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船只的最大排水量仅有100吨;“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过110吨。郑和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驱。

我国的航运业于晚清开始衰败。近代的仁人志士都把振兴民族航运作为梦想追求。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发展航运和海港作了专门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运事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航运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航运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的年造船产能达到6000万载重吨,全球第一;海运量世界占比达到26%,全球第一;注册运力1.8亿载重吨,全球第二;全球前十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中国占8个;全球前十大集装箱吞吐量的港口,中国占7个。我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海运在促进世界经贸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而我们江苏省水运资源条件更是得天独厚,滨江临海、河湖密布,境内长江横贯东西、运河纵穿南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江海河湖兼具的省份之一。江苏水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产业转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支撑内外双向开放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投入运行,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我们南通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全面推进。2021年,全省完成港口吞吐量30亿吨,占长三角区域吞吐总量的近一半。沿江沿海地区依托深水大港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冶金、石化、造船企业,60%以上电力企业和75%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沿海港口服务保障了盛虹炼化、中天钢铁、金光纸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带来的港船舶大型化效应,平均每年为沿江地区冶金、电力、制造等企业节约水运物流成本约16亿元。沿江沿海港口承接了国家中西部地区60%以上的转运物资,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90%的外贸原油、70%的外贸铁矿石、20%左右的集装箱通过江苏港口中转。

江苏省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多年位列全国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航运系国运,向海则兴,背海则衰。航运,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作为江苏交通事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院校,多年来我校为国家和江苏的水运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们中的佼佼者有“金锚奖”获得者宋桂林、黄静元,有全国劳动模范陈德船长,上海市劳动模范金牌船长王纪东,还有智斗海盗的英雄轮机长李生明,数不尽的航运精英和业务骨干都出自我校。

同学们!交通事业是联系千家万户,改善发展质态,优化发展格局,促进美好生活,关乎国运兴衰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交通院校的学生,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前途广阔,同时也责任重大。今天,借此“开学第一课”的机会,我想向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一)坚定理想信念,胸怀祖国学习

大学之于学生,一是修炼才识,二是涵养德行。但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大学校园中也面临着大学精神缺失的问题,有的人拘囿于个人的成败得失,丧失了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用中国学者钱理群的话讲,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每个人对人生都有其追求的目标,不同的追求导致不同的境界。习近平主席曾引用典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来说明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意义。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中国交通发展的伟大成就,都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坚定信念建设出来的,未来的事业要靠我们每一位同学去参与其中,创造辉煌。

(二)树立危机意识,扛着责任奋斗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唐朝诗人刘禹锡亦言:“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同学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正视未来社会、未来岗位日趋加剧的竞争,不能沉湎于“舒适区”,慵懒散漫,长时间玩游戏,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甘于做“单声道”的接受者;不能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漠视集体团队和他人,精神上过于自我,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际上,“舒适区”往往是自身的弱点、缺陷,只有带着危机意识,走出“舒适区”,敢拿自己弱点开刀的人,才能成为生活、学习的强者。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只有不懈的奋斗才能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三)培育创新理念,坚毅勇敢前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当然也就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这也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统一。我不希望看到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日渐磨损了棱角,变得颓废、消沉;我更不希望看到同学们失去了自我,变得不会表达,不敢与别人对话。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星空一样丰富多彩,创真我之独特;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寻求属于自己的大学道路,能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能够热情洋溢、张扬个性,能够让时尚、健康、运动、阳光、活泼、友爱、激情、快乐成为在学校的最美记忆。

同学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当好发展先行官的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航运人的职业荣誉感与自豪感,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扛起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