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生生之境"——刘北光油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丨Exhibition Time
2023.9.17 – 2023.10.15
开幕式时间丨Opening Ceremony Time
2023.9.17 15:00
展览地点丨Exhibition Venue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大街26号
策展人丨Curator
杨冬江丨Yang Dongjiang
主办单位丨Organizer: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
承办单位丨Executive Organizer: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北京奥加美术馆/
北京奥加美术馆酒店/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丨Co Organizer:
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空间设计发展委员会/
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
澳门智慧城市艺术发展协会
艺术家 | ARTIST

刘北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
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9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获硕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任教
从教二十余年来,刘北光教授不仅是
优秀的设计师与专业教师
而且在绘画领域也辛勤耕耘,颇具造诣
部分展览作品 | PART OF EXHIBITION WORKS





继2022年秋季,刘北光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承”——刘北光当代油画作品展之后,此次展览“生生之境” 从他以往创作的各个系列中遴选出60余件作品,面貌丰富,继续聚焦事与物的生机。



一直以来花草虫鱼,杯盘盏器,都成为他笔下体会生命之物。对于刘北光的作品,彭锋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有言:“北光用大面积的黑色画出昆虫的轮廓,用画刀刮擦出昆虫的质感,整个画面给人以年代久远的器物一般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无限的空寂。但是,昆虫的眼睛却透露出无限生机。这种动与静、生与灭的对照,激发出空灵的禅意。”生命与禅意之中见真谛。





从设计师到画家,率性而为是其人其画所给人的感受,张敢教授(清华大学)说道:“刘北光的画面上沉淀下来的就是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又经过深思熟虑的形式,它们与当代人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更和谐的共鸣。正因如此,刘北光的绘画向我们昭示出当代绘画的多元特征。”
艺评 | ART REVIEW
物哀与侘寂之境:刘北光作品中的美学(节选)
刘北光的作品同样包含着深切的“物心人情”。在“器系列”、“昆虫系列”和“鱼系列”作品中,他分别稚拙的将器皿以刮擦的方式皴画出来,不在意造型的完整性与标准,以笔触的混沌感,塑造器之形体,器皿在此成为不论残缺与圆满器物;他在“昆虫系列”和“鱼系列”中对虫、鱼的刻画以敏锐的感受力,活灵活现地擦抹出鳍、翅、目、肢等细节。这三个系列作品中对于“物”的描绘都体现出,刘北光“物哀”美学实践,一种对万事万物之美具备敏锐的观察、体察、包容、宽容、感受、感动的能力。器物或虫、鱼,不只是对传统的改造,更是在心性使然的“物哀”之哀所包含的各种情感的表达,是对物之感的真情流露。
谈及“物”,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和“感物”,借助“物”的对比和迁引,达到“物”与神游,“物”随情移的境地,这些与“物哀“论也有相通之处。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而差不多同时期,西晋文学家陆机曾云“感物兴哀”,都是“物”所对应志趣与情感的表述。其实,“物哀”美学并不完全脱离汉文化圈,其对前者也是一种补充和拓展。“物”与事应,“物哀”也对应事,然而不同之处在于,“物哀”美学除了对自然之物的感受之外,最核心的是个人情感有关的事物,而不包含社会政治和教化的内容。同样是感物生情,“物哀”中的情亦为私情,感物而哀,因哀而伤。“物哀”是个人的内心表述;是一种情感至上的表达。由此,再来审视刘北光近期的绘画作品,既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观具有关联,同时也以“物哀”美学中的启发,舍弃“物”所对应的教化性内容。他的作品常常以黑色和白色起笔,体现出他内心率真而憎恶分明的表达,单纯的画面也是情感被无限纯粹化的一种体现。他作品的去繁就简和剔除道德和教化之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观者在面对这些作品时“感物心”而“知物哀”。
侘寂”的审美能在刘北光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在“山外山系列”中他在寂寥的白色底面上,画下的或蜿蜒、或耸立的空山,山并不与水关联,山有傲然的骨形,并且以空寂抵达精神上的永恒;山在黑白相撞的皴擦勾染中以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势撼人,也勾勒出作者空寂而蕴含无限能量的心境。另外,“太湖石系列”中也包含着“侘寂”的美学;太湖石在传统审美中便是带有奇绝和古意的物什,往往不求圆满而追求形之残缺。刘北光这个系列的作品以一种大写意书法的笔触,描绘太湖石古旧意境中和残缺、凋敝之感。“侘寂”同“物哀”一样在这些作品中体现着艺术家的美学实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
王子云/文


图文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猜你喜欢
- 2025-05-15 技能铸就梦想,优路教育助力职教前行
- 2025-05-13 妈妈的宝贝为妈妈的宝贝打call:淘宝让孩子成为妈妈事业的最暖代言人
- 2025-05-13 优路教育:以“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赋能低空经济人才培养
- 2025-04-26 全国数字创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会暨协同发展论坛召开
- 2025-04-24 公共营养师跨界学中医,开启个性化健康服务时代
- 2025-04-24 优路教育讲师:以能力为基石,以责任为担当
- 2025-04-23 优路教育:锚定需求提质培优,构筑人才成长职教服务生态
- 2025-04-23 BOE(京东方)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以多维创新路径构建绿色未来
- 2025-04-18 优路教育刘老师:搭建职教桥梁,助力职业技能提升
- 2025-04-09 CloseAI【可乐AI】一键降重降AIGC
- 12801℃ 华莱士10元3堡梦回千禧年 吃汉堡、献爱心,经典好滋味回馈社会
- 10857℃“你好BOE”重磅亮相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 打造“艺术x科技”顶级影像盛宴
- 10684℃成都第十七届世界线动漫展开幕
- 10473℃高梅兰:感恩之光,照亮非凡人生旅程
- 9640℃正宗才对味 华莱士联名熊猫和和国庆重磅上新鱼香肉丝鸡腿堡
- 9496℃华莱士官宣“灵魂搭档”百事可乐美食大使丞磊携炸鸡可乐邀您观战
- 8411℃ 国庆登顶热搜,成都第十七届世界线动漫展圆满举行!
- 8389℃与美食结伴闯“江湖” 华莱士「少白2」套餐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