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实现中国青年创业梦
客户QQ:13789339
青年人创业的地方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打好培根铸魂“组合拳” 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小海 2022-12-09 14:06:20 新闻中心 13067 ℃

本网讯 十年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找准工作抓手,彰显优势特色,形成大思政格局,用心用力用情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举旗定向明思路,凝心聚力促提升

这十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在组织领导、思想引领、顶层设计上夯基垒台,蓄势赋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定“主心骨”。校党委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学校成立有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主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成立三全育人、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等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拓展工作领域,统筹育人力量,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推动、基层学院(书院)积极落实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工作机制。2018年,学校成为首批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领导小组)

(2018年,学校成为首批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二)强化思想引领,点亮“指路灯”。学校党委高举思想之旗,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校处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引领示范作用,及时跟进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9年制定《关于建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的意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2022年出台《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办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集中学习研讨14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坚持对标对表,强化学思践悟,在党报党刊发表理论文章50余篇,撰写心得体会500余篇。

(学校出台理论学习制度)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纪念堂)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时的讲话进行学习研讨)

(《河南日报》理论版刊发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小平的理论文章《画好“三全育人”同心圆 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

(三)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路线图”。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在第一次党代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每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把向定调,谋篇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10余个,覆盖思政工作体制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多维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明晰了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路线图”。学校“十四五”规划中专门研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五年专项规划。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二、强基固本练内功,争先进位谋出彩

这十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聚焦关键,突出重点,在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打造品牌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聚焦关键群体,建强育人队伍“主力军”

1.师德建设强劲有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于2020年成立教师工作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教职工荣誉体系设置方案》《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树立鲜明导向。坚持以德为先,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贯穿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审、评比奖励等环节,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出彩中医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仲景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该校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邵素菊、张琳琪,“全国医德标兵”张怀亮,“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崔姗姗,河南省首届“医德医风模范”牛朝阳,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药学教师团队”等一大批医德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

(学校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

(学校连年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

2.思政课教师奋发有为。学校成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资源力量,拓宽队伍来源渠道,采取引进名牌大学硕博士、优秀党政干部和辅导员转岗等措施,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12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定,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持续加强岗位练兵,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习研讨、开展大练兵大比武等途径提升队伍能力。2022年,张会萍教授主持的工作室获批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韩一凡等7名教师在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荣获特等奖等8项荣誉。

(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观摩教学)

(张会萍教授主持的工作室获批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3.辅导员队伍朝气蓬勃。严格对标教育部1:200师生比,公开招聘优秀人才,选拔优秀研究生担任储备辅导员等,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配置原则,保持队伍的动态平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专职辅导员职级聘任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实现辅导员双线晋升,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郭薇、陈占科等5名辅导员喜获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克迎迎等3人获评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注重“精育”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导师带学、以赛促学等形式,着力提升队伍素质能力。近年来,学校辅导员韦妍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邢瑶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大区赛三等奖;万谦、李倩等8人在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佳绩。

(邢瑶获全省辅导员年度人物)

(学校多名辅导员在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大赛中斩获佳绩)

(二)聚焦关键领域,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

1.推进思政课改革,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2017年,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全领导班子,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突出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坚持每日时政热点“天天讲”,探索本科生“三动三实”教学模式和研究生思政课“双研双导”教学方法,形成思政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社会课堂“四课堂联动”。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医发展史结合,打造充满药草香的思政课,让思政课有料有味。构建形成了“知信行合一”思政育人新模式,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在该校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支部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并获评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中医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名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支部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支部获评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增点扩面上下功夫。2018年实施课程思政立项,累计对91门专业课进行资助建设。2021年出台《河南中医药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中医药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覆盖。学校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课题立项5项。2021年《中药炮制学专论》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现了全省国家级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零的突破。8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河南日报》报道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成效)

(《中药炮制学专论》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三)聚焦关键环节,打好品牌建设“主动仗”

1.文化育人有特色。学校在环境建设中弘扬中医药文化,建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植物园、仲景广场、药企展厅等文化场馆,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2015年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全国首个以整个校园命名的基地。校园文化活动叫响“仲景文化”,精心开展“仲景学术文化节”“大学生仲景文化节”,以学术讲座、科技创新,传承医圣思想,涵养医德医风。2015年,《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十三年的爱心接力》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有两项成果分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21年“张仲景医药文化”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南日报》报道学校文化育人工作)

(学校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十三年的爱心接力》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仲景医药文化”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资助育人成标杆。学校坚持“把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灵魂”的工作理念,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深入实施 “杏林雏鹰”帮扶计划,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学校在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中连续九年名列第一,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先进推荐学习单位,并获得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品牌。

(“教育这十年”“1+1”学生资助工作主题系列采访活动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校荣获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

(学校连年获得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3.心理育人走在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中医“治未病”思想,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于2013年、201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和首批示范高校。学校聚焦四个建设,持续强化心理育人成效。一是聚焦品牌建设,2018年,《凸显中医药文化特色、打造“心理育人”品牌》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234”心理育人模式》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20年《未病先防心理育人体系建设》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二是聚焦师资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2022年郭彦霞副教授主持的工作室获批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三是聚焦课程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批河南省2021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并于2022年荣获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四是聚焦学生队伍建设,“星苑为你”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被评为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学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剧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以及河南省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等十余项荣誉,7名同学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心理委员。

(学校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

(《我们》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二等奖)

4.实践育人创一流。学校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任选课中拿出6个学分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1000余个。十年来,25万余名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奔赴全省100多个县市区开展医疗卫生、科技支农、农民工子女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连续九年获得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020年,该校《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面向基层社会实践》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社会实践一流金课。

(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基层群众欢迎)

(《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面向基层社会实践》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社会实践一流金课)

三、守正创新求突破,立德铸魂谱新篇

这十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树牢问题意识,回应时代要求,在育人路径、载体、成效上勤于探索,砥砺奋进。

(一)实施行动计划,开拓三全育人“新局面”。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学校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系统推进十大育人工程,于2019年启动为期三年的立德树人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旗帜领航行动”等22项行动,通过30个重点项目和91个一般项目,把立德树人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办学治校各方面,开拓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局面,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全面总结经验基础上,2022年深入实施第二轮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召开“立德树人行动计划讨论会”)

(2022年启动第二轮立德树人行动计划)

(二)推进教育改革,探索双院育人“新模式”。学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聚焦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协同推进书院制与大类培养改革,多维度做好育人工作。2021年4月,学校成立书院与学院双轨协同育人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书院制改革,统筹书院与学院育人功能,积极打造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本草、尚真、仲景三大书院内涵建设不断完善,构建起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了育人导向鲜明,双轨协同机制畅通,导师育人合力强劲,书院文化氛围浓厚,社区环境优雅的双院育人新模式。2021年,学校书院制改革荣获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全省“100个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2022年,本草书院、尚真书院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在2021年的招生工作中选取4大类共16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通过书院与招生培养方式的联动改革,促进立德树人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深度融合,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建成本草、尚真、仲景三大书院)

(河南省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调研第二调研组对学校书院制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三)加强宣传引导,打造网络育人“新高地”。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紧紧把握学生思想动向和媒体发展趋势,促进媒体融合,不断健全思想舆论、内宣外宣、网上网下相贯通的育人体系。2017年设立新闻中心,与宣传部合署办公。2018年5月,校报记者站更名为校新媒体(校报)记者团。同年,校园网升级改版,建设新闻网,一体推进“双微”建设。在做好内宣的同时,积极拓展外宣空间。2018年,该校微信公众号入驻“大河网”“大河号”栏目;2019年,中文网入驻中宏网“出彩河南”栏目;2021年,该校正式入驻“顶端新闻”,中文网链接同时入驻中华网、中华高校网、河南高校资讯网3家网站栏目首屏头条。精心打造 8个外宣阵地、8个传统媒体平台、8个新媒体平台建设,构建了“四级联动”融媒体宣传矩阵。官方微信粉丝达8.4万人,官方微信发布推文3800余篇,原创微信推文达1000余篇;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近5.2万人,发布推文近3.9万条。微博、微信排名常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及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官方微博排名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政务微博首位,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新媒体工作考核优秀单位”。2019年学校获批“全省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先后斩获“河南省教育融媒体创作基地”“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培育单位”等多项称号。

(学校获“河南省教育融媒体创作基地”)

(四)注重精神传承,引领榜样育人“新风尚”。在“立德铸魂,培育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育人理念指引下,学校加强典型培育,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最美系列、感动系列、文明系列、诚信自强、敬老孝亲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选树身边榜样,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学校先后涌现出国医大师、“中国好医生”、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影响河南突出贡献人物”等称号获得者张磊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朱明军、“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李素云、“中国好医生”徐立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郑福增、“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毛德西、丁樱等优秀教师群体。

(张磊教授)

(学校优秀教师代表朱明军、徐立然、郑福增、李素云)

(“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毛德西、丁樱老师)

广大学生以师为范、尊崇先进,在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全国“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精神感召下,见贤思齐、锐意进取。面对大灾大难,积极投身武汉抗疫被央视采访的优秀毕业生朱海秀、大年返郑援建岐伯山医院建设的“最美大学生”朱顺超、“疫情防控先进群体”医学院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河南省防汛救灾“身边好人”余潜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十年间,累计近200名毕业生服务西部和河南省贫困县,15名大学生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为在校学生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好榜样,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良好成效。

(学校优秀学子代表朱海秀、朱顺超、余潜)

十年间,该校由郑州市文明单位,相继创建成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2021年学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成为省内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双重荣誉的唯一一所高校)

春风化雨育桃李,弦歌不辍谱华章。学校将乘着党的二十大的浩荡东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本培元,强筋壮骨,激励广大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创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辉煌!(河南中医药大学供稿)


最近发表